杭州
南方的冬日是很少见雪的。今年却不同,年关一过,下了一场不小的雪,杭州城一时银装素裹。最是难得的,怕是西湖十景之一的断桥残雪了。然而不过月余,冰雪尽融,胜境不再,于是等到躲过了严寒的游人纷至沓来之时,便再也无缘得见。说到此,若要饱览这西湖十景,除了时机的凑巧之外,怕是也要你付出足够的时间和耐性。
月华步出船舱,却见湖面上画舫交错,好不热闹,不禁想到了自己初来西湖时,雪下了不久,偌大的湖上只自己一个游人,独游独乐,也是一番情趣。想到此才恍然忆起,自己离家,竟也有一月之久了。月华深吸一口气,回首望向那山水之间伫立的雷峰塔,思绪悠然飘了开去。此次离家,原不为游山玩水,却是为了躲避母亲的“逼婚”。“你两个哥哥亲还未定,原不该轮到你。然而你父母临终时千珍万重的将你托给了我,这些年你便是我的亲生女儿。一日大似一日,你这姻缘,正是我心头第一大事……那周公子,我看很好……”母亲的话又在耳边响起,令月华无奈的苦笑起来,天下的父母俱是这样盼着女儿出嫁的么?一时间又想起临出门时二哥的话:“母亲既起了此意,等不到你点头必是不肯罢休。与其一桩桩的拒,不如躲了出去,大家干净。”而自己竟真的包袱一卷,一叶轻舟自松江一路南下,沿途赏景游玩,到了杭城。念及此,月华的笑意更浓:母亲知道后,又有二哥的罪受了,只不知这次是罚去寺里抄经还是在偲园里闭门思过罢了。
时至正午,游人渐少,月华想着到醉波楼点那里的招牌菜西湖醋鱼跟荷叶酥,便要吩咐船家靠岸。这时,一阵箫声传来,令月华吃了一惊。这西湖上,原是丝竹管弦不断的,然这箫声,却是自己少时熟悉的一支曲,这曲子,却甚少有人会奏。月华心中大动,循箫声而去,见到正向自己方向来的一艘颇为豪华的画舫,箫便是船内之人所奏。那画舫很快来至月华所乘的小船旁,两下交错而过时,月华果然自窗缝间瞧见舱内吹箫之人——细眉细眼,那面庞好像熟悉的很——真的是她!只这一愣,那画舫已然走远了一段。月华心内一急,向那舱内叫了一声:“青青!”箫声一顿,继而又响起,好似没有任何变化。月华疑惑大生,顾不得许多,提一口真气,纵身跃上了画舫。
那船颇大,甫一站定,两名家丁模样的人逼了上来,张口便道:“来者何人?胆大包天,敢是不要命了?”月华见他们如此,也有些气恼,冷哼一声回道:“我擅自登船,自是有事,两位不问青红皂白就这般无礼,倒叫在下领教。”为首一人大怒道:“好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,你可知爷爷是谁,今天犯在爷爷手上,管叫你大牢里蹲个痛快……”“住嘴!”不待月华答话,舱里走出一人,打断了那人,一时那班下人俱退到一旁。来人三十左右的年纪,棱角分明的脸,一双眼睛犀利的很,偏又隐了锋芒,却不是个一般人物。看他的衣着,知是个习武之人,但不知这船上的人究竟是何来头。月华正暗自思索,那人已不紧不慢的开口:“这位公子登船造访,所为何事?”月华一拱手道:“请恕在下冒昧,只因于贵舱见了故人,特来相认。”那人眼中光芒一闪,沉声道:“公子所指故人是?”月华见他似有紧张之色,心中疑惑,却仍答道:“正是吹箫的那位姑娘。”那人立即防备地盯住月华粗声答道:“公子切莫信口开河。”“我自是心中肯定了才来。”那人紧攥了拳,上下打量着月华,只不开言。月华正不耐,舱内传出一名女子的声音:“公子认错人了,小女子并未见过你。”月华忙道:“你可是姓吴?”半晌,女子回道:“不是。”月华自所立之处向前几步到了窗前,立即便有人上来相拦,月华也不理会,只向窗内道:“姑娘可否出舱一见?”先前那人却在身后抢先答道:“公子此举甚是无礼,既然不相识,请公子即刻下船。”月华略一偏头,瞧见那人不知何时竟已兵刃在手,怒目而立。月华微微一笑,仍向舱内道:“姑娘?在下听得箫声,忆起故人……我姓丁……”“小女子确实不认识公子,烦请下船。”“你做什么如此固执!”月华一跺脚,愤愤道。那人却已走至身旁:“公子请下船,再纠缠不休,休怪在下不客气。”月华见他手执刀柄,仍是那副阴沉表情,却已强硬得很。这样一来,反显得自己无礼且胡闹了,总不至跑到人家船上来打架,再说自己一身男装,这样纠缠一位姑娘更是不妥。只得白他一眼,不情愿的转身一个漂亮的燕子飞,回到了一直尴尬尾随着的小舟上。而那持刀之人,却深深地望向她的背影,若有所思。
回到舟上,月华仍是忿忿,只盯着远去的画舫不语。偏那船家一见她便没完没了的絮叨起来:“公子哟,原来你会功夫,不得了!你这一去,可叫小老儿为了难,这跟也不是不跟也不是……不过不是小老儿多嘴,你又何必去招惹那些人,惹恼了他们,就算功夫再好,终是要吃亏的。”月华一听便道:“却是为何?”船家又支了下桨,方回头答道:“公子是外地人,所以不晓得,那船上之人,是汶王爷的人呐。”“汶王?”“公子不晓得?”“哦,听说过,他的府第,不正在杭州城内?”月华心内生疑,那女子分明是青青不差,自己幼时被伯父婶娘收养至茉花村,便与她一同玩耍,十几年形影不离,只在一年前,她方跟随父亲返乡,离了松江。现在她该在山东才是,怎会在杭州,又怎会与汶王扯上关系?
月华定一定神,又开口问道:“那船往西,是要去哪里?”船家顺着画舫走的方向一指:“汶王在对岸山上新建了一座行宫,听见过的人说,多少个气派哟!”月华一挑眉:“何以建的那样远,那边山路也难行的很。”船家呵呵一笑:“说是建在城内怕与百姓不便,特意挑了那个僻静地方。”与百姓不便?这汶王,封地杭州十余年,不曾听说是这等爱民之人,既然劳民伤财的在自己辖区建什么行宫,又怎么选了那样一块地方,不嫌崎岖么?更何况又与青青有关,自己必定要管上一管了。只是下一步该如何,却是值得好好思量。
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