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永宁赋》84.弈者

    这是防盗章哦~订阅率是60%(不够的话要等一天)
    他忽然间看着书案后的舆图, 有了主意。他盯着泗洲的方向,好像觉得忽然自己有了希望,北朝有了希望。
    于是他提笔写了两封相同的密旨,装入了特制的黄竹管中。
    式乾殿里每日太后派来送饭的宫人, 实际却是他的亲信, 他曾在年幼时从管事宫人的杖棍下救下宫人, 此后那宫人机缘巧合去了皇太后身边。
    元翎将其中一支竹管藏在了食过的食盒里,那宫人来收食盒的时候,他给了暗示, 宫人想是明白了他的意思, 提着餐盒出去了。
    当晚, 元翎在睡梦中听到了殿外的喧哗, 他赶紧穿了衣服起来,透过那雕花木窗的缝隙, 他看见满是执了火把的羽林卫, 他忽然害怕,或许是已暴露了。
    果然, 过不了多时,胡皇太后便来了式乾殿, 胡太后看着他,抬手就打了他一巴掌,道:“真是哀家的佳儿啊。” 那一刻, 他分明在他的亲生母后的眼里看到了灼灼的杀意。
    胡皇太后转身走了出去, 宫人们又将式乾点的大门紧锁了起来。看着满宫的羽林卫, 想来胡太后还未找到那传信的宫人,只是不知到底是谁把此事透露给了胡太后。
    元翎拿出另一支竹管,他忆起了每次元曦来时走过的暗道,他抓紧住那只竹管,他想穆太妃毕竟是宫中的老人了,又受父皇独宠多年,虽父皇去世后每日都在那九华宫中低调度日。但她肯定有自己的法子,能在这宫中生存的哪里又有简单的人。
    于是他拿着竹管毅然钻入了那龙床后的暗道。
    他从地道这端九华宫的一个厨房出来,来到院中,突然看见皇妹元曦正被穆太妃身旁的一个宫人拽着在那回廊里奔跑。
    他看着两人一身的黑衣,便觉可能是穆太妃有了什么行动,元曦这一身怕是可能要出宫的。
    于是他使劲捏了一下手中的竹管,毅然的走上去,拦下了皇妹元曦。他亦知情况紧急,也不能多说,就把竹管递给了元曦,让她送往泗洲,他见元曦那一无所知的表情,忽然觉得很可爱。他把他的性命、宏图、理想、甚至这个国家存亡都在此刻托付给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。
    在这一刻,他不想唤她皇妹,他只是她的阿兄,虽然他不能像天下大部分阿兄那样照顾自己的阿妹。
    次日,他便听说了穆太妃薨逝的消息。他突然那么羡慕元曦。父皇在世时,她是捧在手上的明珠,北朝最尊贵的公主;如今父皇去了,她又有母妃愿拿着性命换她无虞。
    而他自己,即使是这天下的主人又怎样,不过一枚棋子而已。那些人,以北朝天下为棋,谁又会在乎一枚棋子。
    儿时他的父皇不喜欢他,因着他的懦弱。胡太后也鲜来看他,她在忙着谋害他的那些亲兄弟。他呢?不过每日在宫里读书习字,孤独过日。
    直到有一天被推上了太极殿上那最高一级台阶的龙椅上。他却毫无一点成了皇帝的喜悦,他每日惶恐,害怕着龙椅背后竹帘里的那个人。
    她给他找来了一位皇后,那个皇后来自她的母族,才来宫里的时候还是个四岁的稚儿,但元翎觉得,那就是一种陪伴,在时光之中缓慢滋生的情感,他最初抗拒着,后又沉溺着。
    皇后最终却被他的母后赐死在了她的寝殿之中,罪名竟是在宫中行厌胜之术,而那时的那个小小女郎还未满十岁,她甚至还分不清布偶和巫偶。
    自那日后,他终日惶惶度日。他感觉到了死亡的临近,而他这时去并不害怕了,他在这些生命的最后时刻,用那也许是最后并且唯一一次的勇敢,去传递拓跋氏希望的火种,他相信他的阿妹。
    终于那一天还是来了,那日已是秋季,他闻到了一丝式乾殿外木樨的香气,那位胡皇太后最爱的男宠带着青瓷的酒壶来了。
    他给他倒了一杯酒,元翎发现那来人的确长着很好看,难怪皇太后如此喜欢他,听说两人常常终日都不出殿门。
    他举起了酒杯,对他说了一句,“初次见面,在下元翎,能认识阁下甚是荣幸。”他最后又看了一眼那人进来时打开的殿门外的木樨花,举起酒杯一饮而下,岑夫子,丹丘生,将进酒,君莫停。
    他闭上眼睛,感觉眼里不停溢出的鲜血,他己经无法再看见任何东西了,索性闭上眼睛,去感受腹中的剧痛,想着那日那个头戴后冠的小小女郎曾在海棠树下对他说,今日何日兮,得与王子同舟。
    他只希望来生,不要再生在这最是无情帝王家。
    元曦见阿澈向自己走来,便抱着他的腰说道,“阿澈,我们一定会胜是不是。”
    阿澈吻着她的额头,“阿朝,我又怎么忍心让你输。”他缓缓道。
    次日,泗洲将军尔荣在晋阳发出伐后檄文,上述胡皇太后所犯之罪行。并将元尚乃女儿身之事昭告天下。
    讨伐军命穆熠为左先锋,陆沛为右先锋,宇文澈为军师,出师洛阳,讨伐妖后。
    穆大人听后,自请亲自挂帅,担了副将军一职,并对众人道: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。”
    穆焕自然也想去,却被穆琮制止,让其留在晋阳护卫宗府。穆焕一脸不情愿,但又挨不住陆氏的涟涟泪水,便只能留了下来。
    元婧就在十五岁那一年,失去了这个世上最亲近的人,孑然一身住在宫外的公主府内,至此几乎足不出户。二皇姐元珏,时年9岁,生母为南朝皇族后裔,清河康王司马黎的孙女,作为和亲公主送予先皇,以求北朝从南朝撤兵,维持当前南北对峙的局面。先皇驾崩后司马贵嫔殉葬,元珏以大公主新寡郁郁寡欢需要陪伴为名搬出了宫城,住进了太原公主府。胡皇太后对公主们的态度较为宽容,毕竟这些女子对于那个位置暂时还没有威胁,没有必要为此背上天下的骂名。
    元曦随礼佛队伍浩浩荡荡走入正殿,正殿是一座非常宏伟的宫殿,在元曦眼里甚至比太极殿还大一些,两侧向南延伸,连接东西廊檐。胡皇太后为首,穆太妃 ,皇后和三位公主依次走入殿中,各命妇依次跟随,品皆再低一些的就立于殿外。
    殿内有八丈金身大佛一座,两边分别有五座小一些的金像,还有两座玉像,均做工精巧。礼佛的典仪很慢,仕官念诵着一篇冗长的祝词,元曦并没有认真的聆听,她的心早已飞到了殿外,飞过了那些汉白玉石阶,飞过栝柏椿松,扶疏檐溜,飞过丛竹皂角,晨钟暮鼓。飞到了来时马车上悄悄撩起窗帘看到的街市居里,卖菜的老农,卖花的姑娘,还有那些拥挤着为了一睹皇家仪仗风采的百姓。
小说推荐
返回首页返回目录